痛苦的「雙重束縛」

大部分的大人拿自己的孩子來跟別人做比較,都是要告訴孩子:「你看,別人都做得到,為什麼你就不行?」

但是,透過「比較」真的可以讓一個人充滿行動的力量嗎?請你回想自己曾經被拿來跟別人做比較的經驗,你究竟是能真心欣賞他人的優點,想向他看齊?或者感覺到自己不如人,並且因為這種被看不起的感覺而感到受傷、憤怒?

父母經常會說,他們這麼做都是為了「督促你進步」,甚至還暗示著「如果你不願意接受被拿來跟別人做比較,那就代表你自己不夠好」,而你是否也發現了:每次聽了這些話,總覺得好像有些道理,卻又感到不舒服香港新盤

到底是為什麼呢?

因為,你在這些話裡同時收到了兩個相互矛盾的訊息。

也就是,一旦你接受了被父母拿來做比較,就代表你的確可以任人擺布,也同意他們恣意地拿你來與別人做比較;倘若你不同意父母的行為,那你就變成他們口中那個「一定是因為表現不好才害怕跟別人做比較」的孩子。

在這種雙重束縛下,你怎麼選擇都不是,怎麼做都像是被懲罰玻璃貼

經常被這種訊息夾擊,你的心情又怎麼會好呢?

除此之外,「比較」令人不舒服的原因還包括,當父母拿你去跟別人做比較的時候,你接受到的訊息是:你這個人本身是沒有價值的,你只能夠透過跟別人放在一起做比較,才能得到相對的價值感。因此,如果沒有跟別人做比較,你根本什麼都不是。

在另一種情境裡(或者說一體兩面),大人也經常會拿孩子來做比較,比誰的孩子比較「厲害」、比較「優秀」。

舉凡每一年的除夕夜家族圍爐、清明節掃墓,或者親朋好友帶著孩子一起聚餐的時候,大人們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,就是把孩子們吆喝到面前,一聲令下,要孩子們比比看誰吃的飯比較多、誰的身高比較高、誰的期末考分數比較高、誰當過班長比較多次。

年紀還小的幼童一聽到這些話,總是拚了命比賽誰先吃光碗裡的飯菜,踮著腳尖與對方比身高,努力搬出自己的各種豐功偉業,看著這番畫面,父母或許也樂得在一旁欣賞hong kong serviced apartment harbour vie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