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後上課才符合青少年生理時鐘

「早自習課輔終結者」報告提案者、板橋高中學生何明修、侯以泉及邱宣瀚在報告書中,主張上課時間延後、廢除早自習—「美國兒科學會曾發表聲明,呼籲各級學校將上課時間改為8點30分之後,讓學生睡滿8.5小時」;學生也表示,難以早起不單因為學生晚睡,而是因為青少年分泌褪黑激素的時間比幼童晚1到3小時,延後上課才符合青少年的生理時鐘,且落實《CRC》中的健康權及休息權。

這組學生也引用了2016年金車教育基金會的調查結果,針對國小五年級至高中二年級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,學生不想到校上課的原因,比例最高是睡眠不足(68.3%),其次才是課程內容(45%)、考試(43.3%)等,反映出需要早起去學校、睡不飽,是許多青少年面臨的困境;然而,為此發出不平之鳴的學生仍是少數中的少數。

「我們希望藉由各校宣講,累積一定的聲量,在學生們對議題有高度共識後,透過網紅等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進行宣傳,讓學生權利的議題,正式受到社會大眾正視.....改變校園內違背《CRC》等規定的現象。」何明修表示。

第八節上正課已成常態 學生連聽8節「很想睡」
「朝九晚五,廢除課輔」報告提案者、高二生陳嘉緯及劉子維,倡議廢除課輔制度、調整上學時間,使學生有更充足睡眠和減輕負擔。這組提案高中生做了問卷調查,透過社群平台,於各國高中網路討論區投放,得到5000多份樣本數,回應者中八成是高中職生,其中近9成表示「第八節上正課」是常態。他們質疑,「原先為了避免學生經濟壓力而建立的第八節課後輔導制度,近年卻漸漸成為教師趕進度或排考試的時間。」他們進一步呼籲,應該重新思考輔導課存在的意義及必要性。

另一組提案學生曾玟凰、賴貞溦、陳柏廷表示,他們原先從沒質疑過第八節的存在,直到發現有些學校並無第八節,才去了解背後原因。他們在報告書中直言一天連聽8節課的負擔:「上課到下午體力會大幅下降,每次到了最後一節都很想睡覺,也導致學習成效不佳。」並提議除了廢除第八節,也可以考慮將第八節有更彈性的安排,例如增加學生自主時間,或是老師事先和參加第八節的學生討論可以進行的方式、內容等。

上述幾分報告書,和平台上的千人連署,顯示學生們對早自習、第八節課最真實的心聲。即使最終沒有立即翻轉現狀,也象徵著學生守護自身權益的宣示、積極發聲的決心。